千年漕运,见证封建帝国兴衰,谱写淮安辉煌历史

大唐中书令 2020-01-04

总督漕运部院遗址重现于世

总督漕运部院遗址,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位置,占地约30000平方米,现存漕运总督衙门大堂、33个柱础。其主体建筑与镇淮楼、淮安府署位于同一中轴线。

2002年8月,明、清总督漕运部院遗址被发掘;之后宋、元文化层重现于世。同年10月,该遗址被列为“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总督漕运部院

漕运者,水道运粮也

漕运即以国家力量为保障,通过水道调运粮食、物资的一种运输方式。中国封建王朝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,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,称作“转漕”或“漕辇”,所运粮食称“漕粮”。

漕粮被称为“天庾正供”,是宫廷及王公百官、京师八旗兵丁的主要食粮来源。每年朝廷向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山东8省征收漕粮额定400万石。

江、浙、皖、赣、湘、鄂6省所征漕粮为米,是漕粮的主要部分;其中22万石为糯米(又称白粮)征于苏、浙2省,小麦主要征于河南,黑豆征于鲁、豫2省。

每年大批漕粮由水路运往京师,分仓储存。其中输送京师粮仓的称为“正兑米”,是八旗兵丁的饷米;留储通州仓的称为“改兑米”,是供王公百官的俸米。

漕运兴,则国富强

运送漕粮目的是供宫廷消费、百官俸禄、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,直接服务于封建朝廷的运转。南北大运河的漕运畅通与否,深刻影响封建王朝的政治、经济局势。

隋唐以后,开凿运河、畅通漕运,无不是围绕巩固强化封建统治而开展的。因此,漕运事关封建王朝政权稳定、长治久安。

漕运之起源、发展、鼎盛

漕运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;秦时期,秦始皇开凿灵渠,为西南地区奠定基础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,中原地区战乱频繁,大量百姓南迁,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由北方转向南方。

隋代,朝廷在淮安设漕运专署;宋时设江淮转运使,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,漕运日渐兴盛。

明、清时期,漕运走向鼎盛。在淮安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,主管南粮北调、北盐南运失误。总督漕运部院机构庞大,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兵达270多人;下辖储仓、造船厂、卫漕兵厂等机构,人数达20000多人。

漕运总督是明清两代设立的官员,一般由从一品大臣担任,掌管着长达1794公里的漕粮运输,江、浙、鄂、赣、湘、豫、鲁7省归其节制,运河沿线1.2万只漕船、12万漕军听其调遣。漕运总督既管理漕运,还兼巡抚,因此也称之为“漕抚”,素有“天下九督,淮居其二”之说。

漕政通乎七省,谱写淮安辉煌历史

历史上,漕船首尾衔接,行至淮安古末口转运入淮,再从河下古镇载盐而归。作为南粮北调、北盐南运的集散地、中转站,客观上形成了淮安在漕运史上的独特地位。明朝姚广孝感叹道:襟吴带楚客多游,壮丽东南第一州

“凡湖广、江西、浙江、江南之粮船,衔尾而至山阳,经漕督盘查,以次出运河,虽山东、河南粮船不经此地,亦遥禀戒约。故漕政通乎七省,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。”

千年古镇河下

常盈仓是淮安地区特大型中转仓,被称为“天下粮仓”,可容纳150万石漕粮;清江漕船厂是全国最大的漕船制造基地,绵延23里,工匠6000多人;位于板闸镇的淮安榷关,明清时期的常关税居全国首位,有“天下第一关”之誉。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白银7000万两,通过漕运实现5000万两。

当时淮安城的人口达到100万,河下古镇人才辈出,仅明清两朝就涌出56名进士、160多名举人和贡生,“河下三鼎甲”状元、榜眼、探花闻名遐迩。

淮安河下古镇招亲对联:“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”

千年漕运退出历史舞台

清朝末期,由于通津浦(铁路)、解海禁,运河疏于治理、加之政治腐败,漕政迅速败落。沿途民众苦不堪受,以至闹漕、哄漕、抗漕不断。

清朝包世臣曾说:“南粮三四百万石,连樯五千余艘,载黄达卫,以行一线运河之间,层层倒闸,节节挽牵,合计修堤防、设官吏、造船只,每漕一石抵都,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,虽不能知其确数,所费岁皆以千万计矣!”

1842年,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,不惜付出重大代价,攻占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,封锁朝廷经济命脉。不久清廷签订了中英《南京条约》。

1853年后,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,运河沿线的扬州、清江浦、临清、苏州和杭州都遭受重创,运河漕运被迫中断。

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因庚子赔款及大额军费开支压力,朝廷正式宣布停办漕运,千年漕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
“保护好、利用好、发展好”大运河精神

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里程最长的运河,已在中国大地上奔流了2500多年,见证了千年漕运和封建帝国的兴衰,其承载的漕运精神及文化内涵经久不衰。

现如今,在鲁、苏、浙3省的努力下,大运河已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“黄金水道”。京杭运河江苏段,常年有13个省、市的船舶往来,承担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、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。在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中,大运河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古都扬州牵头,联合大运河沿线22个城市,已启动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;“保护好、利用好、发展好”大运河精神任重道远。